电动GO



当了十多年小白鼠,我们不要继续为长安新逸动EV460再当小白鼠了


Tags:突发新闻    发布时间:2018-10-20 23:04


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的市场运作和发展之后,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重要的力量。面对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的补贴逐渐降低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和动力电池相关技术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在核心技术方面的竞争已经全面开启,在目前长安新能源发布的最新款逸动EV460车型已经上市,这款车市场关注度比较高,又是一款紧凑级的家庭用车,所以消费者关注度很高,那么这款车到底怎么样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将这款车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详细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长安逸动EV460在核心数据方面并没有占据太大优势。其实这四款车属于价格相近的同级别车型,轴距都是十分相似的,但是当我们看到电池能量时,荣威Ei5以35kWh的电量续航能力达到了301公里,其他车型都是在50kWh以上。从理论上我们看出荣威Ei5的电耗值整体偏低,这跟他整备质量较低有直接关系。

再来看车辆的动力系统的功率和扭矩。功率和扭矩大自然有很大优势。因为我们在驾驶车辆时,车辆的瞬时的动能会非常强大,这样给我们一种错觉,这款车的提速相当快,这样造成电池电量消耗过快,造成车辆的整体续航能力偏低,也就是说我们实际驾驶时的整体续航能力偏低,而媒体试驾的续航能力普遍偏高,这就是我们正常驾驶车辆的时候总是不经意间就开启了超车模式,自然就会使得车辆的整体速度提高很多,而且电耗也是和速度成正比关系。我们看到长安逸动EV460这款全新的电动车动能适中,而且整备质量也并不高,而电池电量为53kWh,看似和吉利帝豪EV相差无几,但是吉利帝豪EV可是测试过从北京到泰山补充电的。想必长安逸动EV460没有这个胆量。

那么长安逸动EV460可靠性真的靠谱嘛?

我们不妨来看看长安奔奔EV的自燃事件,下图为近期一辆长安奔奔EV的自燃事故,而且长安的主控系统采用三合一的控制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将主控模块、DC/DC、电机控制模块进行整合到一个控制盒中,这样给散热造成了很大问题,毕竟一款电动车的高压系统进行整合后,散热系统将会非常复杂,这样会引发散热不均匀,导致车辆高温告警或者高温引发车辆停机事故。而长安奔奔EV的自燃恐怕也是由于控温技术不达标而引发的自燃事件。

而从长安的CS15EV和最新款的逸动EV动力舱来看,都采用这种三合一的动力系统模式,这种情况对于动力舱的散热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而目前其他品牌将动力舱的散热模式采用高压模块进行分段集中散热的形式,将DC/DC、电机控制进行单独进行控温技术,而充电机进行单独控温,这样有利于温度的散热,而且采用高压屏蔽技术,进行高压的电磁辐射隔离,这样有利于通信系统的通信安全。

在电池端,长安逸动EV460的动力电池采用微宏动力提供的三元锂离子电池。提到微宏动力可能很多消费者都不是特别了解这个电池企业的背景,其实这个电池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还是有非常深厚的背景的。但是这个企业所专长的是钛酸锂电池,也就是跟董明珠的珠海银隆的钛酸锂电池相同的动力电池,主要运营在固定线路的车辆还是比较有优势的。比如公交车,区域内的物流车等,这种电池充电速度快,但是不能长时间保存,必须匹配强大的电容器使用,所以装配这种动力电池的车每次行驶一段距离后都需要进行充电。而三元锂离子电池,微宏动力还是和宁德时代、国轩动力、天津力神、中航锂电等企业相差较大。毕竟三元锂离子电池的活性非常大,如果电池一致性不高,电池组的控温能力不及时,以及电池组的主动均衡以及相关的健康监测不及时的话,电池组的效能发挥不出来,而且十分耗电,这款最新的长安逸动EV460具体情况怎么样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目前量产车使用微宏动力作为动力电池组的除了商用车和公交车之外,还没有乘用车品牌使用,长安新能源的首次使用也将使得首次购买长安新逸动EV460的消费者成为长安新能源的小白鼠。

综上所述,长安新能源在动力控温技术,以及电池组控温技术,车辆的平台化研发设计以及整车的空间利用率, 车身轻量化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频繁的自燃以及采用油改电的方式进行电动化发展之路将会受到市场的无情抛弃,长安新能源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核心技术开发以及创新的能力并不强,这也就导致了这款车除了价格之外,并没有太大的核心竞争优势。这种现象也是目前国内自主品牌核心竞争优势普遍不强的现状。还好上汽集团在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方面拥有更大的技术优势和产品设计能力,以及在平台化、轻量化、智能化方面走在了市场的前列,所以在这里奉劝大家考虑购买电动汽车的朋友,还是多多关注这款车的核心技术,方可买到称心如意的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