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GO



核心技术优势不足,长安新能源只能靠出租车网约车输血,市场堪忧


Tags:突发新闻    发布时间:2019-08-16 22:13


2019年1~7月份,长安新能源共销售29432辆,同比下滑17.51%。其中六月份销量达到1.1万台,占上半年销量的37.4%,而七月份仅售788辆,两个月的销量形成巨大反差。六月份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正式实施前,长安新能源的销量暴涨也是有情可原的。而长安新能源2019年的销量目标为7.65万台,目前仅完成销量目标的40%,压力不小。

在2019年4月,长安汽车提出“第三次创业”,意图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同时,长安汽车发布第三次创业计划――创新创业战略,加速在智能化、新能源等布局,并为此启动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计划”和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

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随着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和补贴逐渐退坡的影响。汽车企业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经历了上半年的市场挣扎之后,主流一线的品牌纷纷发布改款新车或者新上市车型,不断刺激着本就容量有限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面对补贴降低,产品升级的市场状态,长安新能源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并没有紧跟市场发展脚步,所以我们看到长安新能源的产品系列依然依托燃油车的底盘和车体进行电动化的改造,从长安逸动EV、长安CS15EV、长安奔奔EV等车型来看,长安新能源在电动汽车平台化、模块化以及智能化方面依然存在短板,在电池方面,虽然长安新能源可以单独进行PACK集成设计,但是我们看到市场表现并不是太好,严酷环境下的充电慢、电耗高、自动断电甚至更严重的自燃等现象还是存在的。那么在产品端,长安逸动EV460这款车去年上市以来,和主流的车型到底有多大差距呢?


通过表格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长安逸动EV的整备质量最大,虽然NEDC下的续航能力达到405公里,但是我们经过车主反馈得知,这款车的平均电耗相对于其他几款车还是高两到三度电,而车辆的品质感以及智能化和操控能力方面均不如其他车型。

再来看车辆的动力系统的功率和扭矩。功率和扭矩大自然有很大优势。因为我们在驾驶车辆时,车辆的瞬时的动能会非常强大,这样给我们一种错觉,这款车的提速相当快,这样造成电池电量消耗过快,造成车辆的整体续航能力偏低,也就是说我们实际驾驶时的整体续航能力偏低,而媒体试驾的续航能力普遍偏高,这就是我们正常驾驶车辆的时候总是不经意间就开启了超车模式,自然就会使得车辆的整体速度提高很多,而且电耗也是和速度成正比关系。我们看到长安逸动EV这款车动能适中,而电池电量为53kWh,看似和吉利帝豪EV相差无几,但是吉利帝豪EV经历过长距离测试以及市场验证的,续航能力以及续航的精准度并不差,而且在去年经历了北京到山东泰山全程不充电的测试。想必长安逸动EV没有这个胆量。

那么长安逸动EV可靠性真的靠谱嘛?

长安的主控系统采用三合一的控制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将电机减速器、DC/DC、电机控制模块进行整合到一个控制盒中,这样给散热造成了很大问题,毕竟一款电动车的高压系统进行整合后,散热系统将会非常复杂,这样会引发散热不均匀,导致车辆高温告警或者高温引发车辆停机事故。而在去年的长安奔奔EV的自燃恐怕也是由于控温技术不达标而引发的自燃事件。

而从逸动EV动力舱来看,都采用这种三合一的动力系统模式,这种情况对于动力舱的散热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而目前其他品牌将动力舱的散热模式采用高压模块进行分段集中散热的形式,将DC/DC、电机控制进行单独进行控温技术,而充电机进行单独控温,这样有利于温度的散热,而且采用高压屏蔽技术,进行高压的电磁辐射隔离,这样有利于通信系统的通信安全。

在电池端,长安新能源的动力电池组采用采购电芯,然后PACK封装采用自己设计,电池壳体、BMS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单体电芯的散热设计以及电池组的整体封装密封工艺均采用长安新能源自己进行设计制造。而长安新能源的设计能力以及电池组的模块化设计,单体电芯的散热能力,均衡设计以及BMS的监测能力和SOC的综合测算能力以及纠错能力将会受到很大挑战,我们看到,现阶段很多大品牌的主流车型为了提高电池性能的安全以及电池组的高倍率充放电的能力,不断地提高电池组PACK的模块化设计能力以及动态监测能力,这样给传感器的测算精度,主控单元的分析处理能力,以及BMS系统的核心算法完善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新上市车型不断提高电池组的技术能力,811高镍三元不断的量产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平台化不断推出使得长安新能源在这个细分市场上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长安新能源的销量大多集中于网约车市场和地方出租车市场,那么应对行业变革和消费升级,智能化、网联化、科技化以及车身轻量化都在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很多新能源车型诞生于模块化平台,这样有利于降低车辆的开发成本并且能够提高车辆的主被动安全以及电池组安全系数,这样就给长安新能源这种算不上主流车企带来了很大威胁。毕竟长安新能源的车型依然来自于燃油车的开发底盘以及车身结构,这就给车辆的驾乘舒适性以及行驶的安全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们采访的车主了解到,长安逸动EV的车型在造型设计方面的感觉就是“精致有余,品质不足”。而在功能配置方面这个价格并不能让很多用户满意,毕竟像比亚迪的秦ProEV、几何A、广汽新能源Aion S、北汽EU5等车型的智能化、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主动安全、智能交互系统、互联网系统以及全新的平台化设计都让人眼前一亮。

编辑总结:其实很多人买车并不能够把同级别车都去试驾一遍,毕竟口碑传播的力度还是比较强的,消费者对于很多新能源汽车并不了解,所以主流品牌和一线的品牌成为大家选购的重点,而长安新能源在京津冀、沪宁杭、珠三角等主销市场并不占据优势,所以大家选购新能源汽车选购的品牌以大品牌和一线品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