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GO



力帆650EV街头自燃,疑似电池系统故障导致自燃请看详细分析


Tags:突发新闻    发布时间:2018-09-01 14:38



2018年8月31日,第二十一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力帆汽车旗下的力帆650EV上市销售,补贴后售价区间7.99~8.68万元,综合工况下续航达到305公里。这款车算得上是力帆在电动汽车行业推出的第二款改款产品,当然这款车还有换电版车型。而巧合的是,网上流出了一则电动车发生了自燃,自燃视频中的车型和刚刚推出上市的力帆650EV如出一辙,相似度99%以上。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款车的自燃视频录像。

从车型的车头的设计来看,和目前刚刚上市的力帆650EV相似度95%以上,而且车头前部的进气格栅和大灯组设计相似度甚至高达99%,而且这款车也采用了大灯开眼角设计,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力帆650ev的大灯组采用开眼角设计,显然,图片中自燃车型也是采取开眼角设计,而且位置角度都是十分相似,而日间行车灯和下方进气格栅几乎一摸一样,而车身侧面均采用贯穿是腰身设计,而且如出一致。从种种迹象表明这款车和力帆650EV有着相同设计思路,从表象来看,这款车无疑就是力帆650EV了。

那么这款车到底为什么而自燃了呢?从燃火点来看,这款车发生自燃的主要点就是电池组,综合以上原因就是这款车自燃发生是由于电池组的自燃导致车辆整体燃烧的。

其实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还是控温和通信安全。在通信方面的故障一般都比较容易排除,毕竟每一个通信故障点都会通过传感器或者闭环反馈而获得车辆是否进行通信成功或者通信的通达状况。但是也有个别情况,比如车辆的电池组通信系统发生了短路,无法进行对电池组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控,随着车辆进行高压通电造成电池端的失控。其实这种情况多见于你的电池组中BMS通信系统受到水汽的影响而发生短路,但是一般情况下达到密封安全级别的出现问题的概率不大。

但是在大部分的电动汽车自燃中,自燃原因占比最大的还是控温技术。这里面涉及到硬件安全和软件控制。硬件安全就是你在设计电池组的时候,单体电池的容量是否具备较高的一致性。不过以现在的三元动力电池的一致性普遍都比较高,出现问题的几率不大,但是也不排除一致性不高的问题出现。其次就是控温元件,在电池组内部,普遍都会设置模组单元的热敏电阻或者温度传感器元件,用来监测电池模组温度,一旦温度超过门限值就会自动启动控温装置。

反观力帆650EV貌似只有低温加热,并没有高温液冷控温装置,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风冷散热。作为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来说,当车辆高倍率放电的时候,将会产生大量的热,正极温升速度相当快,如果不能控制好温度的话,那容易造成单体电池的析气,一旦超过泄气阀的泄压安全程度的话,就会发生漏液,然后与氧气进行剧烈反应,温度迅速升高,单体电池产生爆燃,发生的时候就跟炮竹爆炸的效果差不多,至此自燃就发生了。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还有就是电池均衡策略的选用,现在很多主流的电动汽车在电池组的均衡策略方面,都会选择主动均衡策略,这样可以将电池的容量进行动态监控,电池的一致性将会得到有效的遏制,一旦选择被动均衡,那么为了电池组的安全,BMS策略设计的时候,会将单体电池的最低容量电压值设计为门限值。每次充电时,一旦达到最低单体电池的容量充电机就会自动识别电池已经充满,这样就会出现电池组的容量无法达到主流量产电动汽车的续航标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款力帆650EV出现自燃现象多半原因是由于温度控制没有得到有效的管控。导致电池自燃现象发生,基于此,我们再来看看力帆650EV换电版,大家都知道,更换电池确实效率较高,但是车辆需要进行连接的线束太多,而且涉及到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通信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涉及到接口处的安全问题,包括漏电问题,接触问题,做工问题等等,包括北汽新能源的EU400换电版以及蔚来ES8都会存在这些问题,毕竟电动汽车如果不把安全放在最重要位置的话,那么你生产的汽车具备什么价值呢?希望厂家能够吸取教训,在核心技术和车辆安全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才能够被消费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