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GO



制造一辆电动汽车有多难,我来告诉你答案


Tags:热点评论    发布时间:2018-10-10 23:49


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重要的一年。新能源汽车的势头从2018年开始进入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在4月份正式实施,并将于2019年年度开始核算燃料消耗量积分。从而在政策源头改变了企业对汽车单一动力源的能量释放,也说明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属于它的春天。而到了6月份,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进行了技术升级,将从根本上解决骗补贴行为,技术门槛的提高将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做了详细的标示,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标准的技术提高到更高层次,针对技术不过关,续航能力不足,能量密度不高的动力电池采取不予补贴,或者降低补贴的标准。

双积分政策和全新的补贴政策的实施,让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得不将产品做精做细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对于动力电池的技术投入。在动力电池组的投入方面进行了全面进化,不仅要求电池组拥有更加高效的电能储备,而且还需要更加高效的输出和充入能力。这就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点。下面笔者将电动汽车最大的部件——动力电池组所面临的问题跟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是动力电池组的选型配比问题。其实按照国家的要求来看,电池组必须增加电池电量,在增加电量的同时,必然增加整备质量,所以企业要在国家政策、续航能力、整车能耗以及产品市场认可程度方面找到一个均衡点,这也是非常困难的,不仅需要大量的市场调研,动力匹配试验,动力电池组的技术优化,各种试验,而且还要进行产品的市场定位。都满足要求了还要预测未来一到两年,或者三到四年的市场走向,这就需要不断进行优化电池结构和电池布局设计,在车辆空间、动力、电耗、价格、市场需求方面找到平衡点,既能满足大政方针政策的要求还要针对市场做针对性调整,这种选型搭配将是企业长期的课题需要企业持续不断的进行数据积累和分析,并且会联合多种社会机构和科研院所进行产业布局调整。

其次就是动力电池技术问题。这里面涉及到动力电池组的控温技术、高压配电技术、智能稳压变流技术、轻量化技术等等。其中最受市场所关注的就是控温技术,这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电动汽车长期行驶的关键技术,作为动力电池高压降温的问题在目前量产的电动汽车中还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动力电池组长期处于偏高温状态运行,或者控温能力不足,控温技术有待进一步精确时,难以做到,导致自燃现象发生。所以温度控制成为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还有就是动力电池的BMS管理系统的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池组的运行能力。其中主动均衡技术成为电池组智能充电和续航能力的最大技术保障,如果没有主动均衡技术的话,那么电池组的电量值以及动力电池的使用效率将会大打折扣。

第三动力电池组的通信安全问题。说到安全可能大家关心更多的还是电池是否安全。但是电池系统的通信安全一样非常重要。通信系统采用低压系统运行,而且采用屏蔽通信模式,其实在高压电池周围,电磁辐射的能量波非常复杂,有动力电池的高压,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辐射,有自然环境中的辐射,还有影响通信的各种能量波,都在冲击着通信的安全运行,而传感器成为信息传递的始发点和接受点,往往我们的电动汽车莫名其妙的出现动力丢失或者出现故障信息,只要重启后一般都会恢复正常,这就是通信系统干扰所致,所以通信安全往往影响着车辆主控系统的命令传输和各个部件之间的信息沟通顺畅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车辆运行状态。

最后就是目前量产的电动汽车在动力电池组方面的技术投入详细分析。目前在国内自主品牌的动力电池组分为三种情况。其中一种就是自产自销型企业,代表企业就是比亚迪,微宏动力,珠海银隆等企业,在乘用车领域当属比亚迪。第二种企业就是采用合资建设电池厂共同生产车用动力电池企业,这种代表企业有上汽集团和宁德时代进行合资建厂,还有北汽新能源和普莱德进行合资建厂。第三种就是采购型,这种形式也是最多的,主机厂从电池厂采购电芯,自己进行电池的PACK的组装和生产,这种情况下企业生产的产品所搭配的动力电池组将受到电池厂产能以及其他方面的制约。对于企业的产能将会受到很大冲击。

总结:作为目前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来说,国家想通过降低燃油消耗来改善环境,创造更加美好宜居的新生活,但是在市场终端以及企业的投融资和市场盈利空间方面将会受到很大冲击,汽车产业属于高投入低产出,持续投资时间长,产出效益不明显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新市场,新产品,新观念,新技术,一切都没有经验可循,只有不断地进行产品技术投入和充分的市场调研来不断弥补自己在制造能力和对汽车观念上的不足,改善产品质量,方可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希望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产业发展,用工匠精神制造更加完美的汽车产品。

文/YHY